“小阵地”释放“大能量”,“文明实践在上海”带你梧桐深处“云打卡”
今年以来,按照中央、市委部署,徐汇区委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广泛组织各方力量,积极整合区域资源,通过构筑充满活力的实践生态圈、深入人心的思想传播圈、贴近群众的志愿服务圈,系统打造群众喜爱、特色鲜明的徐汇区“500米新时代文明实践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推动党的群众工作落地落实。
“阳光绿荫交相映,志愿服务左右邻,新时代文明实践入人心,全面推进暖盈盈……”11月26日,“文明实践在上海”系列宣传推广活动在“天平名家坊”成员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的原创评弹中推向高潮。活动中,跟随志愿主播的镜头,广大市民群众在悠扬婉转的江南唱腔、惟妙惟肖的评弹表演中,漫步天平“66梧桐院·邻里汇”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共同见证了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动成。
天平66梧桐院·邻里汇 新时代文明实践点
落叶景观浸润的老建筑、新空间——天平“66梧桐院·邻里汇”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已经成为徐汇区“500米新时代文明实践圈”建设的一个缩影,它是天平社区构建的“美好社区治理共同体”,是徐汇衡复历史风貌区交相辉映、中西融汇、多元并存、兼收并蓄、引领风尚的“上海文化”品牌特色新亮点。
画“四史”——色彩光影中的生动
在充满海派文化气息的房间里,80后青年画家、上海中学美术高级教师罗陵君,带着天平街道社区学校的学员进行现场绘画创作,创作主题涵盖了衡复历史风貌区的地标建筑。他的作品《上海故事》曾荣获第九、第十连续两届上海美术大展白玉兰美术优秀奖。正是他带动着一群人,在街巷楼宇间,挥洒画笔,用色彩讲述着“上海故事”。
大家画了徐汇的景观和建筑:宋庆龄故居、黑石公寓、夏衍故居、百代公司旧址、衡山宾馆、普希金铜像,还有衡山路著名的梧桐落叶景观!罗陵君老师希望发动更多市民朋友用画笔讲述城市的历史,寻找城市的文脉,一起画“四史”,聆听历史的回声,关心身边的文化遗产保护,感知新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内心的自豪感。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具备特质和专长的优秀志愿者提供了有效平台,充分发挥其引领和聚合作用,吸引更多百姓加入到文明共建的行动中,显示了参与性强、吸引力大的“雪球效应”。
道初心——名人事迹中的感悟
志愿主播张芳带领市民群众“云参观”家门口的“四史”馆,鲜活讲述天平好人照片和心愿墙,娓娓道来天平“三建融合”“社区治理”“文明实践”的生动实践。
“汇治理”议事厅是在党建引领下的社会治理研讨平台,也是居民代表、社区规划师、职能部门及国有企业、专家团队、代表委员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协商共治,成为解决基层治理难题的一把“金钥匙”。平时,天平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汇新知”讲师团成员经常会在这里举行讲课活动,他们既是理论探索者,更是努力践行者。直播中,讲师团成员吴飞鹏正在举行《初心路》互动讲座,结合自己的研究专著和带领区域单位代表、天平居民共同寻访红色地标的经历,一起追忆先人壮举、发现红色基因的启迪、讲好不忘初心的故事,激励人们不忘初心、知史爱国。
展红图——寻访践行中的根植
天平革命先辈雷经天的儿子、革命传统教育传承人雷炳坚,天平社区小记者杨承龄,共同把直播主持人引入了一个“小中见大”的空间——“天平30分钟德育圈”。
这是由一张地图引发的寻访、践行和展示。2014年起,天平街道与上海社科院合作,充分挖掘社区革命先贤和仁人志士的事迹,以五十四中学为试点,最初由300多位学生参与寻访和实践,绘制成第一张具有鲜明天平特色的《30分钟德育地图》。天平新时代文明实践以“红色建筑和榜样人物”为载体,以“寻访和践行”为途径,通过“30分钟德育圈”志愿服务“小中见大”,有效活化、彰显区域内红色文化、历史遗存资源,以提升未成年人自豪感、荣誉感、认同感。
现场讲解员朱毅展示了实现德育资源立体化、可视化的“三个一”:“一张地图”(学生们通过网站寻踪、图书导引、居委访谈等途径,以学校为圆心,确立“红色经典”和“人文底蕴”两大主题线路,绘就“天平30分钟德育圈”地图);“一个平台”(组织学生对红军将领后人进行专访,邀请社会名流、有识之士与学生们畅谈理想信念,在《新民晚报社区版·天平家园》上开辟专栏,为“德育圈”提供“四观”资源);“一本手册”(制作《德育圈微课程》手册,作为社区学校校本读物,发放至辖区中小学和21个居民区。“德育圈”的辐射面从学生延伸到了社区各个群体)。通过艺术活动、特色展示,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不同载体,有效活化、彰显区域内红色文化、历史遗存资源,已经成为提升未成年人自豪感、荣誉感、认同感的“发现之窗”。
小舞台上,正在上演原创舞台剧《雷经天》,从创作到展演,实现了以天平人演天平人的朴素情感。这个小舞台是一个复合型空间,今年以来,天平街道深入挖掘红色风貌内涵,汇聚各方资源,精心策划“梧桐·名家汇”“梧桐琴室”
“小照片大故事”等系列活动,在激发居民共鸣中实现价值引领和情感认同。
汇雅韵——细语弦音中的滋养
三号楼邻里餐厅,平时既是为老助餐、暖意融融的“大食堂“,又是每周“梧桐书苑”评弹演出的艺术天地。天平社区为了更好利用这个空间,为社区居民打造更优质的精神家园,每周二、 四、六下午,都会请上海评弹团四位专业演员来进行评弹演出。
“天平名家坊”是天平街道的文化品牌,上海评弹艺术传习所(上海评弹团),今年也加入到了队伍中来。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倾情演绎了根据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新思汇”——群众身边的理论大课堂主题而创编的原创剧目,他感慨道:上海评弹团正式入盟天平“名家坊”,人文资源将进一步集聚,天平名人辈出,为我们创作传承红色基因的新作,找到了丰富、天然的创作素材;评弹来这里驻场演出,也是徐汇推出的“新思汇”——群众身边的理论大课堂的一种生动样式,把理论宣讲融入文化生活,实现资源共享、文化共育、文明共建、发展共赢。汇雅韵——细语弦音中有滋养,在悠扬婉转的唱腔、惟妙惟肖的表演中,徐汇的“新思汇”,携手传统曲艺焕发了新的魅力!
融暖意——心手相传中的共创
创始于1909年、闻名上海的乔家栅糕点也带来了香喷喷的定胜糕!天平社区知名的“宝怡乐”志愿者团队,与她们平时的服务对象——社区老人相约同来,共同领略乔家栅的第三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袁金娣的现场展示、学习制作工艺。“乔家栅”携手“宝怡乐”,里面有什么故事呢?
原来“宝怡乐”志愿者团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希望能获得更加专业的指导和帮助,天平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在上海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综合服务平台发布了需求后,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进行了统筹联络,让有着悠久历史底蕴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接下了“宝怡乐”志愿者团队的清单需求。正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发挥了平台作用,实现了她们的牵手!其乐融融、趣味盎然的“学手艺”,让“宝怡乐”志愿者在制作点心时加强了很多“底气”!融暖意——心手相传中的共创,让品牌企业、非遗传承人、志愿者服务团队的志愿者们,共同在这里,与社区老人分享暖意和喜悦。
文明实践大家谈 “新思汇”群众身边的理论大课堂
直播最后一个环节,主持人回到 “66梧桐院·邻里汇”一号楼,这里的会客厅温馨而典雅,充满家的气息,社区居民在这里自由交流,邻里共融。在这里,围绕徐汇区推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品牌“新思汇”开展了一次很有意义的访谈。
“文明实践大家谈”——“新思汇”群众身边的理论大课堂活动,紧扣“四史”学习教育主线,把理论宣讲融入惠民服务、科技创新、文化生活、党的建设、社区治理、生态环保与全面小康等工作之中,以“身边事”感召“身边人”,努力打通思想理论传播的“最后一公里”,让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更接地气、更具活力、更有温度……
1个小时的直播活动,以党建引领文明实践、以活动聚集周边人气、以服务提升城市温度、以治理凝聚情感认同,充分打造天平社区魅力样板,更彰显了徐汇区注重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培养和建设,将升级硬件与激励软件相结合,把蕴藉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资源与时代精神和社会崇尚紧密链接,老建筑孵化新韵律、好基因根植强内核,营建新时代文明实践闪亮底色。
徐汇,一座腾飞的活力之城,
一座文化厚重的宜居之城,
一座对文明不懈追求的创新之城!
精神文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
是一个持续的、发展的、不断深入的进程。
徐汇,我们期待你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