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说“斜”谢你(6)—疫情过后,让我们好好认识“素未谋面”的你!
为应对这次突发的疫情,许多原先并没有微信群的小区和楼栋,迅速组建起了“小区群”“楼栋群”,以便发布和交流防疫信息。渐渐地,这些微信群内涌现出了不少热心的住户,他们关爱邻居、助人为乐,或许平时素未谋面,却让左邻右舍真正感受到了楼栋大家庭的温暖和团结。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瑞金南路458弄18号楼微信群成员、总是在重要节点挺身而出的志愿者陈昕的抗疫故事。
老人们的“女儿”
疫情期间,最让人挂心的莫过于楼里的独居老人。陈昕细心摸排,列出楼里行动不便和失能的独居老人名单,将他们列为重点关注对象。每次做核酸时,她再忙也要交待提醒其他志愿者和同楼层邻居护送老人下楼。对有特殊情况的居民,她会协调居委联系入户核酸。
为了能及时解决老人们的困难和需求,陈昕24小时手机不离身,老人只要在群里一呼,她必定第一时间应答:“好的!”“您放心!我来解决!”她担心老人不太会操作手机,在微信群中无法详细描述需求,就直接登门询问,力求迅速解决。
老人们都说,陈昕有孝心、有耐心,简直就像是他们的女儿:“小陈太好了,热情大方、心地善良,好在有她,就算子女不在身边,我们也能安心很多!”
孩子们的“妈妈”
“上有老、下有小”,陈昕不仅对老人们关怀备至,还像妈妈一样牵挂呵护着楼栋里的每个孩子。
孩子们的网课和考试时间时不时会与核酸检测的时间发生冲突,陈昕了解到情况后,及时在群里发布了信息,建议居民自行调整检测顺序:“若有需要上课或参加考试的孩子,请邻居们体谅,让他们先行检测,也请家长做好安排,尽量让孩子们参加我们18号楼的核酸检测,如果去其他楼可能会产生交叉感染。”孩子和家长看后都直呼“贴心、周到”,十分感谢“陈妈妈”对他们的关心。
邻居们的“雷锋”
封控刚开始,陈昕和楼里其他几位热心业主就报名成为志愿者,肩负起保障封控期间整栋楼防疫工作及正常生活运转的重任。
18号楼在整个小区内楼层最高、住户最多,为了避免核酸检测时因拥挤造成潜在的交叉感染,每次检测前,陈昕都会在微信群里发布预通知,让居民心里有数、做好安排。检测开始后,她一边在楼栋口维持秩序,一边在群里反复叮嘱大家有序下楼。有一回,楼道刚做好消杀就迎来了核酸检测,她又及时在群里提醒“注意地面湿滑”。当18号楼检测轮空时,她担心有邻居听到楼下喇叭声产生误解,也会在微信群里“友情提示”,告诉大家不要下楼。
政府物资解决了封控期间居民们的吃饭问题,但如何打通从小区门口到居民家门口的“最后100米”?陈昕带领18号楼的其他几位热心业主,起早贪黑、风雨无阻,不辞辛苦地先对物资进行二次消杀,再一一将物资发放到30层楼的各家各户。她还替楼内慢性病患者前往医院配药,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陈昕就像是18号楼的“定海神针”,大家都习惯了“有问题,找陈昕”。陈昕和其他志愿者的大无畏精神,陪伴着18号楼的每一位居民度过了最困难的时光。遗憾的是,之前在楼里相逢不识,疫情时只能隔着口罩眼罩相望,很多居民的心愿,就是在花开疫散之后,好好看看志愿者们脱下防护服、摘下口罩后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