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了,小小的蛋壳故事多,如何变成非遗艺术品?
7月17日下午,凌云社区学校携手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王利民教授与上海蛋雕非遗传承人李亚非老师为“艺术家庭日”的小朋友以及家长们展示了一场如何让一个普普通通的鸡蛋变成一个精致工艺品的视觉盛宴。
王老师娓娓道来,今天的故事是从一个鸡蛋讲起......蛋雕,又名蛋壳雕,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大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它具有浓厚的中华民族色彩和传统艺术风格,是蛋雕工艺师对艺术与技术的融合,蛋雕工艺礼品具有极强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是馈赠收藏之佳物。然后他介绍了一些鸡蛋中的化学知识,鸡蛋蛋黄蛋白是主要化学成分是蛋白质,而鸡蛋壳呈椭圆型,一头大、一头小,造型美观大方。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约占整个蛋壳质量的91-95%。接着研究生大哥哥演示了一个蛋壳在酸性液体中会被慢慢反应的小实验,看到不断有小气泡冒充这个现象后,小朋友们很惊奇。王老师进一步启发小朋友,我们的牙齿釉质钙化程度最高,是人体最硬的组织。口腔内的乳酸杆菌能使糖类酵解产酸,导致釉质脱钙,产生空洞,称为龋齿。若小朋友们过量食用甜食,如糖果、巧克力、饮料等,如不好好漱口刷牙,这样会损伤牙齿。有的家长就会给自己的孩子说,“你看这个蛋壳就像你的牙齿,如果经常吃酸的不刷牙,牙齿就会像这样坏掉哦”。
化学教授刚讲完,蛋雕非遗传承人李亚非老师闪亮登场。李老师一出场语言幽默风趣,我是一个“玩蛋的人”,接着介绍一些蛋雕技术的问题,这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及家长的积极性,对“蛋雕应该选什么蛋,里边的蛋清蛋黄怎么才能快速的弄出来,空的鸡蛋壳为什么可以像乒乓球一样有弹性?”等问题一一解答。小朋友和家长们也在下面积极响应李老师的问题。
李老师开始实战讲解如何进行蛋雕操作,李老师娴熟的手法让我们了解了蛋雕是一门集美术、书法、雕刻等多项技法与一体的艺术。跟书法不一样,在蛋雕的过程中,手的中指要尽量贴在蛋上,这样才能知道自己用了多少力,还需要多少力才能完成雕刻。李老师讲完后,小朋友们在家长的带领下开始了自己的“蛋雕之路”,蛋雕的时候手会很累,但小朋友也都在很耐心的完成自己手里的作品,李老师也会在每一个小朋友和家长的身边指导一些蛋雕细节。在一片吱吱雕刻声中,小朋友们的作品完成,最后在李老师的加工下变得更加漂亮了。这次艺术和化学的碰撞,不仅让孩子们对化学充满了好奇与探索,还培养了他们都动手能力!
同时孩子们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世界上是没有垃圾的,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假如不放进垃圾桶它可能变成艺术品。”真心希望化学与艺术的课堂给孩子们带来的不仅是知识,还是与化学与艺术相处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