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社区学校推出知识讲座——清明时节话“清明”
伴随着春风吹临大地,清明时节再一次来到我们身边,凌云街道社区学校携手远方文学,带领大家走进清明节的主题讲座,在丝柳花香中探寻中国传统节日的隐藏文化,激发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提升文学素养。
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呢?
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呢?
清明节又有哪些美食呢?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节传说:传说在春秋时期,重耳(晋文公)为了逃避政治的迫害而长期流亡在国外。在外流浪期间,介子推一直陪伴在重耳的身边。有一次重耳因为饥饿晕倒了,一点吃的也没有,在这生命危急的时刻,介子推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给重耳做了碗汤,就这样才使得重耳捡回了一条命。后来重耳在秦国的援助下回国继位,在他继位后封赏群臣,却没有给介子推任何的封赏和职位,介子推也不想卷入官场就带着自己的老母亲离开了朝廷,隐居到绵山了。晋文公得知后,回想起介子推为自己做的一切,总感觉有点对不起他,亲自带人到绵山去找介子推。可是众人找了许久也找不到介子推,晋文公就听取了小人的谗言放火烧山,希望逼出介子推。遗憾的是他们在一颗枯柳树下找到了介子推和他母亲的尸体,还发现了一封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就这样,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各家各户不点火只吃寒食。第二年,晋文公再次来到介子推的枯柳树旁,却意外发现枯死的柳树已经复活了,晋文公感觉就像见到介子推一样,于是将那棵柳树赐名为“清明柳”,把寒食节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远方文学社的老师对清明节的解说吧~
长按二维码直接收看